台灣筆記型電腦企業之評價
1. 前言
2. 筆記型電腦產業概況
3. 國際品牌大廠營運概況
4. 競爭者分析
5. TFT-LCD價格變化對筆記型電腦製造業者之影響分析
6. 依據波特五力理論分析台灣筆記型電腦廠商之競爭力
7. 我國筆記型電腦廠商發展策略
8. SWOT分析
9. 企業評價與投資建議

柒、 我國筆記型電腦廠商發展策略

面對產銷模式的改變,產品銷售價格的下跌,毛利率轉差及國際品牌大廠具主導權的情況下,台灣筆記型電腦廠商的發展策略有:

1、加強供應鏈管理

由於產品零組件價格變動大、生命周期短,產業變化的速度快,台灣筆記型電腦製造廠商為縮短產品運送到市場的時間,及降低零組件與成品的庫存,採取JUST-IN-TIME的供應與組裝模式;加上全球資訊產品品牌大廠為搶得商機,不斷要求代工廠商調整供應鏈,從接獲訂單5天內,完成95%訂單出貨數量,並送至指定地點的955,至從接獲訂單3天內,完成98%,並送至指定地點的983,進一步要求從接獲訂單2天內,完成100%,並送至指定地點的1002;在此潮流下,我國業者紛紛以加強整合物流、資訊流與金流的供應鏈管理,集中資源服務消費市場,並與特定的供應商與顧客建立密切的分工關係,改善作業效能,利用全球可提供的資源,有限的時間與資訊技術,生產出正確且具競爭力產品,並以適當的運輸工具,在最短的時間,將貨物送達到客戶的手中,以增強企業的競爭核心與能力。

2、為降低成本,台灣廠商外移生產線

隨著筆記型電腦低價化的走向,全球品牌大廠向台灣廠商尋求委外代工的需求亦持續提高,因此台商已將產品移至成本低廉的地區來生產,而國內筆記型電腦業者都已在大陸設立生產基地,希望能利用當地較廉價的勞力、土地以降低生產成本。從表十三數據發現,2000年世界主要國家資訊硬體產業產值以大陸的38.4%成長幅度最高,而且產值更是首度超越台灣,已是各國廠商重要的製造地區與銷售地。


3、多角化經營

筆記型電腦出貨價格持續下滑,國內廠商毛利不斷被壓縮下,為增加公司營運與獲利來源,國內筆記型電腦業者紛紛朝向以研發其他產品或採轉投資相關筆記型電腦上游零組件公司的方式,擴大營運的內容。如廣達積極投入手機、伺服器與IA等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及投資設立TFT-LCD面板公司;仁寶與華宇則以轉投資方式設立新公司來生產手機,而英業達除了生產伺服器以外,更投資多家子公司,生產PDA、手機與電子字典等。在筆記型電腦毛利率持續下滑下,國內業者多角化經營是必須的。雖然短期無法讓公司的盈餘有相當明顯的增加,但長期來說,對公司應具有正面的貢獻。

Top